close

暫存


第一題

土石流的成因:

土石流的發生除了須滿足︰豐富的鬆散土石,充足的水分及足夠大的坡度等基本條件外,其主要發生之原因分類如下︰
1. 陡急溪床上所堆積之土砂礫等材料,因豪雨所提供大量水分之供給,而使該堆積土體突然潰散流下。

2. 坡面崩塌之土砂落下時與地表水或坡面噴出水混合,使崩落土體變成流體化之現象而流下。

3. 坡面崩落大量土砂在溪床上堆積,形成一類似臨時性之天然埧體,在溪流水量增加且在天然埧體上產生越流之現象時,此一天然埧體突然潰散而流下。

4. 地滑之土塊因大量水分之滲入形成流體化而流下。

5. 火山活動使火山口湖附近因水量之溢出形成土石流,或堆積之火山灰因滲透性較差,在地表水充分供給下,使厚層之火山灰形成土石流流下。

上述五種發生類型中,以第一類型發生之案例最多,如五股、銅門、火炎山之土石流均屬之。而第二類與第四類型可能經常出現,但不易掌握其正確時機,故難以舉出確切之實例。至於第三類型之土石流,則以草嶺之大崩塌最後終於潰散流出,而使原來形成之臨時性天然埧體消失為一典型之案例。第五類型之土石流屬火山地區較容易發生之類型,在臺灣幾乎不易見到。


「泥流」為石、土、和水的混合體,沿著河谷向下流動。泥流常常因為突來的豪雨來襲,而發生在山谷地區。因密度很大,有時可以搬運很大的石塊,而造成很大的災害。台灣常見的土石流災害大部分應屬於此種型式,泥流型土石流(又稱泥流)是指土石流中土体物質主要由黏土、粉土和砂所組成,很少礫石及卵石顆粒,其中粒徑0.1 mm以下%之泥砂含量佔50%以上,如照片所示。
另一種和泥流類似的山崩形式是「土流」,流動速度得較泥流緩慢一些,常發生在含水豐富的緩坡上,土流發生時,就好像在山坡上用一支大湯匙刮出一個凹面一樣,土石沿著這個凹面滑下來,然後在坡腳形成舌頭形狀的堆積。
不管泥流或土流,和河流沖走河裡砂石的情況並不相同,河道中砂石的移動主要是受河水的沖力影響,這種力量並不容易搬動大石塊,但是泥流或土流主要是土體本身的移動,而不是由水的力量來推動土石的,飽含的水份只能說是一種潤滑劑,可以幫助泥土移動。所以,當上游地區開墾後,雨水沖走地表的土石而流入河床,使得河水帶有大量泥砂而變得黃濁,這並不能稱為泥流或土流。
一場土石流過程包含有發生區、流動區及堆積區,土石流發生區之坡度大約在15 至30 之間,流動區之坡度大約在6 至15 之間,堆積區之坡度大約在3 至6 之間,如圖1所示。土石流常於溪谷出口處(坡度緩、寬度大之地點)形成扇狀堆積地。土石流對其活動區(包括發生區、流動區、堆積區)內的各種設施、人民生命財產及生態環境造成直接破壞和傷害。同時,大量土砂進入或堵塞河流,還會給河流上、下游地區帶來巨大危害及難以估計的損失。由於土石流規模、性質、地形條件和受害對象的不同,土石流危害也所不同。常見的土石流危害方式有:淤埋、沖刷、撞擊、磨蝕、堵塞、漫流改道、彎道超高、擠壓主河道等。

台灣地區由於地形陡峭、地質破碎、豪雨集中、地狹人稠,平地開發趨於飽和,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,以前未使用之山坡地,現在都以陸續開發使用。山坡地大量開發,破壞了原有之水土保持,因此土石流之災害不斷發生。

壹)造成台灣土壤嚴重侵蝕的原因有哪些?
  (一)定義:土壤薄層在重力、氣候、植被、土壤性質與人為活動因素下,發生的移動現象。
  (二)原因:
    (1)坡度陡峭:坡面超過3度,引起表土潛移。
    (2)風蝕:無植被覆蓋情形下,強風吹走表土。
    (3)雨蝕:雨滴撞擊土粒,經逕流沖刷消失。
    (4)土壤有機質含量低:土壤不易膠結成團粒,通透性不足、雨水不 易下滲,在地表漫流,形成逕流,容易侵蝕。
    (5)無植被覆蓋:土壤侵蝕加速,若有枯枝落葉形成有機質,促進土壤團粒,增加雨水下滲,植物根系可固結土壤。
    (6)不當的人為活動:築路,開墾,農耕,過度放牧,灌溉未排水,土壤鹽化。(砍伐森林、改種檳榔)
(貳)台灣土壤嚴重侵蝕,造成哪些後果?
  (一)土石流:坡地上的崩塌土石及礫石岩屑,經豪雨形成地面逕流,地下水位上升,形成不穩定,以重力作用沿坡面及河谷向下流動。
  (二)山崩、土地沙漠化。
  (三)假如土壤的侵蝕率比他的補充率為快,食物的生產就要下降。假如食物短缺,不久人們就會領會土壤要比鉑、金鋼石或地球任何一種炫耀的資源來 的更為寶貴。土壤真的比石油或金還要值錢,因為你不能吃金,你也不能喝石油而生存,但是你能夠在優良的土壤上面生長食物。

(參)個人要為這些後果負起多少責任?
   每個人當然都要負責任嘍,多吃檳榔也是一種最基本的態度。多一些水土保持的概念、維護這片大地、土壤,當然是地球村的責任。責任不是量化的數字,
只要你有心,你就能替台灣這片土地,多做點事了。

(肆)土壤侵蝕有無改善的方法?
  (一)工程技術:滯洪池、擋土牆。攔沙壩。

  (二)農藝技術:築水平台階、沿等高線耕種,設置山邊溝,分層雜作、植草。
  (三)植生技術:果樹下植草、崩塌地植草減緩土壤侵蝕。
  (四)森林是涵養水源、防止土壤侵蝕的衛士。

順向坡滑動
順向坡為斜坡傾斜方向與岩層傾向一致的坡面;這種坡面可以是天然的,也可以是人為開挖出來的。人造順向坡係指人為開挖出來的坡面順著地層傾斜的方向下傾者,其斜度可以比地層的傾角大或小。廣義而言,凡是傾斜方向與岩體不連續面(如層面、斷層面、節理面、土岩交界面、不整合面等)相同,但傾角不一定相等的天然坡面或開挖斜面都可稱為「順向坡」。

天然的順向坡與逆向坡常共同組成一個山稜線或山頭;天然順向坡常常出現在背斜或向斜的一翼,其與岩層傾向一致的坡即為順向坡,一般長而緩;其與岩層傾向相反的坡即為逆向坡,一般短而陡,由於多是經外力剝蝕作用所形成,故又稱為剝蝕坡。如果岩層的傾角超過40°,則兩坡的坡度與長度均相差不大,其所形成的山嶺外形很像豬背,故又稱為豬背嶺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w7421654 的頭像
    w7421654

    風情

    w742165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